阵痛变重生 解析临沂“环保风暴”始末

阵痛变重生 解析临沂“环保风暴”始末

时间:2024-02-24 12:59:45   来源:鲍卜体育登陆

盛阳集团的6家企业,齐齐被勒令停产整治。起初,徐明华仍抱侥幸心理。这些年来,每逢重大节庆活动,或者应对环保检查时,常有类似情况出现。按照以往经验,

  盛阳集团的6家企业,齐齐被勒令停产整治。起初,徐明华仍抱侥幸心理。这些年来,每逢重大节庆活动,或者应对环保检查时,常有类似情况出现。按照以往经验,也就是一阵风的事,顶多停十天八天就能复产。

  不成想,两个月过去,一点松动的迹象也没有。企业损失一天天累积,再拖下去,设备检修、职工稳定、资金流动等一连串问题都会爆发,徐明华心里开始发毛。“有抱怨,也有愤怒,就觉得市里这两个新领导都是外来的,对临沂没感情。”

  不光是徐明华,那些日子,临沂很多企业老总心不平、气不顺,怨言满腹,直到经历了停产治理的阵痛后,才逐渐醒悟。徐明华便是醒悟较早、行动较快者。

  就在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时,徐明华收到一封邀请函:市里组织企业负责人外出参观考察。这个节骨眼上,哪有心思外出参观?他心里嘀咕着,不情愿地随团行动。

  然而,几个城市跑下来,徐明华越看脸越红。在参观途中的第四次讨论会上,他再也坐不住了,主动抢过话筒发言:“我不想再看了,想抓紧回去干。人家不冒烟、不冒火能干好,我们为什么就不行?看看人家的规模,那才叫有突出贡献的公司。我们在干什么?啥都有,啥都排不上号。”

  他明白了,这次停产整治,政府并不是想关停企业,而是想倒逼企业转型。“不能再打马虎眼,不能再沉浸于小作坊式的生产,企业做到今天,不光要赚钱,更要赚长久钱、干净钱。”

  在政府的支持下,徐明华毅然关停3家企业,将原先的焦化、建材、钢铁产能砍掉一大半,迅速投入26亿元转产不锈钢,从过去为不锈钢厂家提供原料,转型到自己生产不锈钢,其中仅环保设施的投入,就达2.3亿元。

  不足一年,盛阳集团不仅自身占据市场主动,还吸引了3家下游企业落户,初步实现产业集聚。

  脸红、出汗的不只是企业,还有当地政府。多年来,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,不少地方政府很纠结。人穷志短,为了GDP暂时可以牺牲环境的心态,在部分领导干部头脑中占了上风。

  临沂工业基础薄弱。上世纪80年代,一批乡镇企业点火、冒烟,为当地经济发展立下汗马功劳。由此产生的问题也显而易见:整个临沂工业结构偏重,高耗能、高污染、高排放。

  罗庄区尤其如此。仅每年消耗的燃煤量,就超过临沂全市的一半。2015年的临沂环保风暴中,全市57家停产企业,罗庄区占了30%,而且都是大块头。

  “纳税前10名的企业中,有6家停产治理,政府的确准备不足,也一直在观望,担心经济发展放缓、财政收入下滑。”罗庄区委书记段卫东,曾任临沂市环保局长,他说:“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,对污染的问题都有认识,也知道早晚得改。但总觉得几十年积攒下来的问题,不可能一夜之间就改变,我们曾想,能不能给三五年时间缓冲。”

  临沂经济欠发达,总量虽说过得去,但全市1100多万人口,算人均产值,在全省17个设区市中排倒数几名。面对经济下降带来的压力,有的人觉得抓经济要紧,环保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何必那么较真?有人则担心,铁腕抓环保,会拖累临沂经济发展。

  这回,临沂市新班子不为所动,只要是整改验收不合格,就甭想开工。罗庄区因空气质量连年在全市15个县区中位列倒数第一,区长被临沂市政府约谈。罗庄人明白了,这次看来躲不过,只能硬着头皮往前冲。迄今,罗庄区已相继关停41家企业。

  为确保令行禁止,临沂实行常态化、全天候执法,借助“无人机”地毯式排查,夜查、突查、巡查不断。同时,综合运用连日计罚、查封查扣、停产限产等手段,对违法排污企业实行“三个一律、两个必查”,即一律停产治理、一律媒体曝光、相关责任人一律问责,对偷排偷放、违法排污的必查,政府和环保工作人员姑息纵容的必查,始终保持对环境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严打严惩的高压态势。

  2015年,全市共立案查处环境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1462起,同比增长76%;处罚金额7060万元,同比增长127%;查处环境犯罪、治安案件236起,刑事行政拘留231人。已有11名地方政府负责人和16名环保部门责任人因监管不力被问责。

  “空气好了,经济差了;民众点赞,企业抱怨”外界所担忧的临沂铁腕治污后果,真实情形如何?

  201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.1%;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6.2%;规模以上工业公司3934家,主要经营业务收入10021.9亿,增长16.1%,利润、利税分别增长10%和11.4%。

  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.1%;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3.1%;规模以上工业公司4053家,主要经营业务收入10115亿,下降0.4%,利润、利税分别下降4.5%和3.9%。

  从上述数据看,2015年临沂部分经济指标下降,除了大环境的因素,不排除受铁腕治污影响。

  在林峰海看来,治理污染,短期内难免对经济造成影响,“但是,治污与发展并不矛盾,着眼长远健康发展,利大于弊。顶住压力,积极作为,持之以恒抓下去,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。”

  另一组数据反映出结构效益和后劲:2015年,临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3.1%,增幅高于全省3.1个百分点,在全省17个设区市中居第一位;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为83.4%,高于全省7.4个百分点,居第二位;工业用电量下降6.2%、规模以上工业公司煤炭消费量同比下降22.9%的同时,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.5%。

  “这组数据超乎预期,说明这几年临沂抓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效果正逐渐显现,不会因为一部分工业公司的停产治理就大受影响。再说,服务业在经济中的比重也在逐渐增加。”临沂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说。

  在这位负责人看来,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.4%,高出GDP增速1.3个百分点,第三产业比重首次超过二产,“标志着全市经济开始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变”。

  转型升级的效应,在盛阳集团体现得尤其明显。“企业以前污染严重,一年全部产值也就50多亿元;现在仅新上的不锈钢项目,今年产值就能达到200亿元。不仅如此,我们一年里还少烧了81.6万吨标煤,相当于少排放51吨二氧化硫。”徐明华说。

  “新生产线投产前,环保局请专家来会诊,评估投产后能不能达标排放。”徐明华对环保局的“看法”,就是从那次评估开始转变的,“他们不是故意与我们为难,而是线家钢铁企业全部停产治理,低端钢材产量削减一半,却培育起了一个千亿级的不锈钢产业,成为新的增长点。“没有环保倒逼,就不可能有这样的发展。”徐明华说。

  再看“主战场”罗庄区,段卫东直言不讳:“停产治理,当然有影响。2015年财政收入比上年少整整4个亿。区里一方面要抓环保治理,另一方面还要防止财政税收断崖式下滑,任务繁重。”

  这种压力并没有让区领导班子手软。“现在回头看,该猛还是要猛,不然一些企业觉得你雷声大雨点小,好死不如赖活着。今天糊弄一下,明天捣鼓一下,投入不少,折腾不轻,污染治理还是不到位。”段卫东说,“有这个外力推一把,就有危机感,才真正有效果。”

  “停产治理,对一家公司,影响当然大;放在一个区县,也有影响。但放在全市经济的大盘子里,打不起秤砣来,起不到决定性作用。”王乐玉分析说。

  “职工大面积下岗”的说法并不确实。随着停产企业整治达标恢复生产,临时放假的职工陆续返岗。还有一些下岗职工已另谋职业。政府通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、开发公益性岗位、发放困难职工生活救助,帮职工渡过难关,没有引发大的波动。张术平说,2015年临沂新增城镇就业13.4万人,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17.1万人,城镇登记失业率2.35%。

  “2015年停产治理,我们铁合金业务有近500人待岗,现在八成职工回来上班了。其余的,一部分年龄大的就退休了,一部分外地职工回老家自谋职业去了。”家住盛阳集团附近东三重村、现已转岗到盛阳变电所工作的职工邓贞才介绍。

  2015年“环保风暴”发生时,临沂各银行迅速摸清风险底数,实施动态监测,区别情况审慎行动,妥善化解相关企业信用风险。“2015年9月份的一份评估报告数据显示,辖内各银行机构平稳度过突发事件应急期,未出现过激反应,银行经营理念、信贷管理不同程度得以转变提升,整体信贷资产质量延续了稳定局面。”临沂银监分局有关负责人回忆当时情况。

  政府为企业积极协调银行贷款,化解债务危机,为企业转型换空间、抢时间。当地“巨无霸”企业华盛,职工3万名,年出售的收益450亿元,停产治理后资金链一度紧张。关键时刻,林峰海和张术平坐镇协调,组织召开会议。

  “农行牵头,新增贷款,让两座高炉全面生产。”华盛副总经理张现坤指着2015年新上的脱硫塔说,“四层脱硫,超低排放。”他说,建行也新增了贷款,实现了农牧板块重组,油脂板块也盘活了,企业未来的发展形势不错。

  “经济下降带来的压力大,环保的压力又大,确实很难。但是再难也要干,必须闯过这一关,实现腾笼换鸟、凤凰涅槃。”山东省环保厅厅长张波评价临沂铁腕治污,“如果现在不这样做,将来也许都没机会闯这一关了。”

推荐产品Products